您的位置:首页>>创业辅导>>高校创新创业协同平台建设处于初级阶段http://www.idocking.com

创业辅导

高校创新创业协同平台建设处于初级阶段

编辑:竹子   来源: 中青在线   发布时间:2018-05-11   浏览次数:972字体:

  938所高校、2379份样本、历时一年的调研,在2018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峰会暨第十二届KAB创业教育年会上,KAB创业教育研究所发布了《2017年KAB创业教育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刘帆指出,创业高失败率成为“互联网 ”时代的常态,创业者要从失败中获取商业认知。从现状来看,高校创新创业协同平台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学校温、企业凉”,属于浅层次、自发式、松散型、低水平状态;同时,高校之间发展不平衡,与创新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时代相距甚远。


  刘帆说,面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升级换代,发布《年度报告》从导向上来说,希望大家不仅关注就业导向型的普及性创业教育,更应关注创业导向型的创业者或创业意向者教育;从学习内容来讲,创新应作为创业教育的主线,融入整合创业价值链中,即“创意——创造——创业”;从生涯规划上来讲,希望鼓励更多的学生走向创新型企业,与企业一起成败、与行业一起成长。


  要让创业失败有高价值


  《年度报告》数据显示,自主创业率基本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2017年为4.17%,是少数人的职业选择。但另外一项数据却也随着上涨的自主创业率不断升高。腾讯财经研究显示,近5年,全国企业平均寿命为6.09年,累计退出市场394.22万户,第3~7年是退出市场的高发期,一旦度过“七年之痒”,死亡率开始有所下降。IT桔子网关于“国内项目分阶段存活数量”的调研表明,进入天使轮的847家企业中,能进入D轮风险投资阶段的企业数量仅有17家,可谓“百里剩一”。


  “创业高失败率是‘互联网 ’时代的常态,创新型企业更是如此。”刘帆说,高度不确定的环境、稀缺的资源和有限的时间周期成为约束创新创业者的三重压力。


  刘帆分析,为避免淘汰的危险,创新型企业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双重作用下,必然追求高市场价值。因此,在创业初期,创新者通过科技创新,追求细分领域的垄断或者创造新的市场,建立竞争壁垒;在成长期,将借助资本的力量,通过模式复制“开疆拓土”,力争短时间结束炽热的竞争,获得市场主导地位,“因此,创新型企业面临的基本矛盾就是极其有限的资源、有限的生存时间周期,却要在‘商业迷宫’这种不确定的环境下,获得垄断和高增长。结果就是绝大多数企业倒在了解决矛盾的路上”。


  刘帆说,对于互联网企业,失败已经是“兵家常事”,要使失败成为成功之母,就必然要求创业失败有价值,“高价值的创业失败是从失败中获得可验证的商业认知,精益创业派认为创业是认知循环的升级过程,坚持小步试错、快速迭代的基本策略”。


  刘帆说,新时代的高校协同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应当坚持以创业者为中心,宽容“有价值的失败”,启发更多的创业者在实战中坚持“精实创业”价值观,动员平台参与者,如高校、资本方提供丰沛的技术和资本,打造“创意——创造——创业”的循环创新价值链,切实提高创新型创业的成功率”。


  平台建设尚不健全


  高校师资满意度得分3.2、创业课程数量满意度平均得分3.17、创业基金满意度得分2.91……《年度报告》所得出的数据和结论,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协同平台建设的情况赤裸裸地展现出来。


  调研得出,从师资满意度来看,211/985高校满意度评价最高,高职满意度评价最低,从事高校创新创业的师资大多是缺乏创业或企业经验的“学院派师资”,距离创新型创业者所需要的专业化程度还有相当的差距。创业课程各项指标得分处于及格档,但高校提供的课程数量比较单一,实操实战类课程缺乏,实践实战导向不明显。创新创业基金整体满意度没有达到及格线,学校的资金被更多投向了创业活动和创业竞赛,高职院校最为缺乏创新创业资金,且具有资金优势的社会风投在高校创新创业协同平台中基本是缺位的,有限的高校资金也未能投向实战的创新型企业;项目校企协同满意度较低,不管是“科技成果转化”,还是“企业项目让学生参与”,高校整体满意度低,刚过及格线。


  刘帆直言不讳地指出,目前高校面向创业者的创业教育不足、创业者所获得的关键资源支持严重不足,校际差异显著,发展不平衡,“这表明,校企协作‘学校温、企业凉’,处于浅层次、自发式、松散型、低水平状态,协同共进的发展格局尚不健全,平台育人与孵化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形成”。


  这些问题也困扰着高校创业教育者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邓汉慧说,目前高校多数创业者都围绕开网店、做平台,项目同质化严重,依靠专业进行商业化的项目很少,“这说明创业教育并没有融入专业教育里面,也反映出我们的专业教育和市场需求是脱节的”。


  如何解决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问题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方向。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贾建锋说:“高校做创新教育,落脚点在教育。高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两个,一是怎么把创新创业教育和传统教育融合在一起,二是解决输入端——是否有好的师资体系问题。”


  刘帆建议,教学方法和具体内容上要用精实创业替代管理型创业。“客观上,高校最为普遍的就是管理教育替代创业教育,这是错误的,管理教育更多针对企业处于比较成长和成熟的‘1~N’状态;而创业关注的更多是处于探索期的小微企业,关注‘0~1’这个阶段。”不仅如此,刘帆认为,高校还应为创投公司开放平台,让更多的项目获得资金的支持,“互联网时代,融资能力是早期核心竞争力,没有风投的支持,单纯靠自身滚动型发展已经不符合时代大势”。